跳转到正文内容

伍里川:对地沟油严刑峻法才能拨乱反正

http://www.sina.com.cn  2011年09月15日08:01  现代快报 微博

  社评

  新华社记者在哈尔滨采访发现,当地正规废油脂处理企业因抢不过“黑作坊”面临原料困境,处于半停工状态,这个市至少九成餐厨垃圾及废油脂去向不明令人担忧。而快报调查发现,小餐馆废油不是直接流入下水道,就是被人回收拖走,南京一半以上的地沟油去向不明,而真正有资质的回收企业却普遍吃不饱。

  (详见今日快报封8版)

  不论是负有监管疏漏之责的主管部门,还是现时只能被动吃脏油的百姓,都不能否认地沟油坐大成妖的现状。此中最为明确的战术要求是,政府必须扶助正规废油脂处理企业做大做强,颠覆这反常的一幕。

  当然,我们的目标不是让这些正规企业和“黑作坊”去“竞争”。因为无论从何种常识来讲,这种竞争都是“伪竞争”,“黑作坊”压根就不具有合法性。但是我们又不得不承认“黑作坊”的挑战客观存在:有的“黑作坊”过去一年给厨师长几百元钱换来回收权,听说正规企业去回收,价钱已经翻了好几倍。以致正规公司也不得不按照“黑作坊”的价钱来换取回收权。

  不论如何,正规企业必须强大起来,必须处处显示自己的力量,如能通过自己的力量将“黑作坊”逼入绝境,那自是上策。然而,如果能彻底铲除“黑作坊”,政府再大力建立正规企业,迅速形成正规产业链,那正规企业就会少受一些煎熬。

  在关注“公安部破获跨省地沟油案件”消息的同时,不能不深入解读这一段文字的内在含义——国务院食品安全办、公安部近日会同有关部门联合召开电视电话会议,在全国部署开展严厉打击“地沟油”违法犯罪专项行动。会议要求鼓励社会监督举报,坚决取缔非法窝点,追根溯源查清犯罪链条,彻底摧毁“地沟油”生产销售网络,依法从重从快惩处违法犯罪分子。

  “在全国部署开展严厉打击地沟油违法犯罪专项行动”有两层含义不能忽视——一是全面讨伐非法地沟油,从“入罪”的高度审视地沟油非法炼制与销售。多少年来,打击地沟油的消息此起彼伏,但是鲜见这种力度与狠劲,让百姓听了大为解恨;二是从法律政策上推动正规企业提炼地沟油,从税费减免、产业保护、强制回收等方面扶持它们,使之有能力完成地沟油的循环利用。

  这场战争当然有不小的难度,但是一定能取胜。现在,我们所确定的是:

  一、讨伐非法地沟油不难,不管它是多大的“地沟王国”,不管它是纠集起多大的集团,也不管它是不是“跨省”,只要棒槌下得狠,地沟油的“脑袋”再硬也会被砸个大坑。这个棒槌就是执法力量。

  二、公安部破获这起特大利用地沟油制售食用油的系列案件,有这样的表述:摧毁了涉及14个省的地沟油犯罪网络,捣毁生产销售“黑工厂”“黑窝点”6个,抓获柳立国、袁一等32名主要犯罪嫌疑人。以“犯罪嫌疑人”称呼这32人,代表了一种法律意识的进步。应当从这一案件出发,立法严厉打击地沟油犯罪分子。

  这么多年来,地沟油逐步“坐大”,惩罚畸轻“功不可没”。今年全国两会期间,全国人大代表梁耀辉直言:现在,基层执法部门接到举报,说有人在生产地沟油。但在进行处罚时,他却说,我生产的地沟油不是用来卖的,是给我自己的农用车当润滑油用的,执法部门没法处罚,只好离开,晚上他就把这个地沟油运到外面卖了。“得知他卖了,我们的执法部门就动用人力、物力跟踪,抓到他确实在销售地沟油,销售出去了两吨地沟油。按照地沟油的售价,执法部门只能罚他2000元-50000元,再没收他的非法所得,除此之外别无他法。”这么轻的处罚,对地沟油暴利只能说是“放纵”。据悉,从餐饮业的餐厨垃圾中提炼1吨地沟油,成本仅300元左右,平均掏一桶油就能挣上七八十元。处罚如此之轻,利欲熏心的油贩子、黑老板怎会不铤而走险?

  去年12月21日,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对刑法修正案(八)草案进行二次审议,人大常委会委员杨德清委员指出:刑法应严打生产销售地沟油行为。这样的观点具有普遍性。正是因为在打击地沟油上缺乏“严刑峻法”,那些肮脏的黑“掏油车”才无所畏惧,地沟油利益链才如此嚣张。

  针对地沟油的全民战争已拉开帷幕,法律的完善、执法的严明——吸引百姓参加,包括悬赏征集破案线索……自然也是这场战争的重要一环。

分享到: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

微博推荐 | 今日微博热点(编辑:SN004)
您对本文的观点:
顶:0
踩:0
请给本文打分:
5 4 3 2 1
4.5本文目前得分:

 

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┊Copyright © 1996-2011 SINA Corporation, All Rights Reserved

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